家電+AI時代,半導體創新全面進階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5年11月13日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正式啟幕前夕,一場聚焦家電與AI的“家電用集成電路技術交流會”率先點燃行業熱情。晚間會場座無虛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熱烈探討AI浪潮下家電集成電路的創新路徑與應用突破,充分印證了家電及消費電子邁入AI時代后,全行業對AI芯片與解決方案的熱切關注。在技術融合尚處初級階段的當下,家電行業既坐擁巨大想象空間,也面臨諸多待解難題,這要求企業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又要秉持開放合作姿態,共同推動產業升級。

技術交流會熱度空前,AI芯片成核心焦點
隨著AI技術向家電領域深度滲透,從單一場景功能優化到多模態智能交互,集成電路作為核心支撐,正成為家電企業差異化競爭的關鍵。交流會上,來自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必易微、晶豐明源、靈動微電子、聆思科技、海思等企業的技術專家,分享了最新的芯片產品與解決方案,引發廣泛熱議。
必易微展示了第三代半導體在小家電領域的應用突破,其首創的GaN直驅技術、500kHz高頻GaN反激控制器等產品,憑借低功耗、高可靠性優勢,已實現合封GaN產品8000萬支的出貨量;晶豐明源帶來了覆蓋廚衛家電、大家電的全系列電源管理芯片,其BPA系列非隔離與隔離電源方案,通過集成高壓MOSFET、優化待機功耗,滿足家電能效升級需求;靈動微電子的SPIN系列高集成MCU,以“All?in?one”解決方案覆蓋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電及各類小家電,集成MOSFET、LDO、運放等組件,大幅簡化電路設計。

端側AI成為交流核心議題之一。聆思科技副總裁徐燕松在分享中指出,AI技術正從通用基座大模型向行業垂類大模型、細分領域智能體演進,多模態融合、實時精準響應成為家電AI的核心訴求。其推出的單麥離線語音、雙麥離在線語音、本地視覺等六大端側AI方案,已實現96%喚醒率、95%識別率的高性能表現,為家電智能交互提供了成熟路徑;海思則強調了端側AI在隱私保護、實時響應上的獨特優勢,通過輕量級嵌入式AI模型部署,已在冰箱節能、空調節能等場景實現落地,通過動態優化控制策略提升家電能效。

AI融合尚處初級階段,產業突破需破局多重瓶頸
盡管技術交流熱度高漲,但行業普遍共識是,家電與AI的融合仍處于初級階段,前進道路上充斥著各類難題。徐燕松提出,當前行業面臨三大核心沖突:場景化智能與用戶隱私的平衡難題,多模態數據采集與隱私保護的矛盾亟待調和;高實時性與多模態精度的算力沖突,需在響應速度與功能豐富度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個性化需求與標準化產品的成本博弈,規模化生產與定制化體驗難以兼顧。
從技術層面看,半導體芯片面臨著算力、集成度、功耗的三重挑戰。隨著AI模型復雜度提升,端側芯片算力需求增長數十倍,需同時集成CPU、NPU、ISP等多處理單元,內存帶寬與先進封裝技術成為性能提升關鍵;而家電產品對功耗、體積的嚴苛要求,又限制了芯片設計的自由度。海信家電集團技術專家趙鳴補充道,三代半導體SiC、GaN雖在能效、功率密度上優勢顯著,但成本居高不下,尚未在家電領域大規模普及,成為制約產業升級的重要因素。此外,數字化開發體系不完善、算法與硬件適配難度大等問題,也亟待全行業協同解決。

堅守戰略定力+開放合作,共繪產業升級藍圖
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發展階段,行業專家一致認為,家電企業需保持戰略定力,摒棄急功近利心態,同時以開放合作姿態整合各方資源,方能在AI轉型浪潮中行穩致遠。
在戰略定力方面,企業需聚焦核心技術研發,持續投入集成電路與AI算法的深度融合。必易微秉持“獨特創新、易于使用”理念,深耕電源管理、電機驅動等核心技術,推出覆蓋AC-DC、DC-DC、電機驅動的一站式芯片解決方案;靈動微電子專注MCU平臺開發,累計交付超7億顆芯片,構建了從硬件到軟件的完整生態支持體系,這些實踐均為行業樹立了標桿。

開放合作則成為破解技術瓶頸的關鍵路徑。家電企業需打破邊界,與芯片設計企業、算法服務商深度協同,形成“場景需求-技術研發-產品落地”的閉環。晶豐明源通過控股凌鷗創芯、收購易沖無線,強化電機控制與無線充電領域布局,為家電企業提供全鏈條技術支持;聆思科技與家電企業合作開發端側大模型方案,支持7B-30B參數模型本地推理,推動家庭服務機器人在老人看護、兒童看守等場景的規模化應用;海思則倡導“客戶+海思”的聯合開發模式,從場景選擇、數據準備到模型部署,全程深度參與家電AI解決方案落地。
隨著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的正式啟幕,更多創新成果將集中亮相。在AI技術的驅動下,半導體與家電行業的融合將不斷走向深化。未來,唯有堅守長期主義、深化開放協作,才能推動集成電路技術持續進階,讓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的家電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助力智能家居產業邁向新高度。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