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2025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召開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11月13日,2025年(第二十一屆)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全體大會在安徽合肥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辦,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GMCC美芝&Welling威靈協辦,博西家用電器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和大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為支持單位。

這場召開于“十四五”收官之年的技術盛會,不僅全面展示了家電領域最新技術發展的方方面面,更為家電行業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理清了發展思路,把準了前進脈絡。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在致辭中明確提出“十五五”時期家電科技創新發展的目標:實現高水平創新引領,行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擁有一批國際一流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和頂尖人才。
AI、機器人領銜,培育產業未來之新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加快發展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是中國家電行業贏得全球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抓手。正如姜風所言,未來5年將是AI技術重塑產業格局、重塑產品形態的關鍵時期。面對這場變革,家電行業要主動擁抱AI,以更開放的姿態重構家電產品創新邏輯,要打破思維慣性,實現技術、產品和應用的創新突破,促進家電產品與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培育可服務家庭生活的新興品類,讓家電智能化體驗實現革命性升級,人機交互能力實現新的突破。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
聚焦AI、機器人等新興技術,本次技術大會聚不僅特邀多位嘉賓在全體大會上進行主題演講,還設置了專題研討板塊,深入探討AI技術在家電領域的創新應用。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李頡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李頡以“人工智能可信數據助力家電產業創新發展”為題給與會代表帶來開篇演講。他表示,家電產業發展呈現出智能化、場景化、綠色化、個性化的新四化發展態勢,其中智能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家電產業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后,通過感知技術擁有越來越多的數據,企業要以數據感知為起點,通過聚合、分析、決策、反饋的環節讓數據價值不斷提升?!坝辛舜竽P秃?,每一種家電實際上都可以搞一些小模型。就像人類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獨立思考,還擁有自己的小組織,并且組織不斷變大。”他強調,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數據必須是可信數據,壞的數據對于AI來說是攻擊。他提醒,行業要利用汽車產業感知、人工智能、大數據、IoT、區塊鏈等技術,建設互聯互通家電產業大數據感知、安全可信、智能應用管理服務體系,形成家電產業數據感知鏈、數據產業可信安全鏈、數據管理服務鏈。

海爾集團副總裁、海爾智家研發平臺總經理舒海
海爾集團副總裁、海爾智家研發平臺總經理舒海分享了海爾智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應用實踐與探索。海爾智家以“天上大模型-空中智能體-地面AI終端”三級架構構建AI生態體系。具體到產品,他認為,AI科技已觸發家電向AI化和具身化的更高維度進化。他分析稱,為了全面接手家務,家電還需要“三個器官”(大腦、眼睛、雙手)和“兩大能力”?!皟纱竽芰Α笔侵福?/span>看懂)物理世界的理解能力和泛化操作能力。其中,“視覺”對于家電理解物理世界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依賴的傳感器部署受限,傳感技術也只對特定物理量敏感,并不具備“理解”物理世界的泛化能力;“雙手”則對于家電具備泛化能力操作具有重要意義?!?/span>Al時代,‘無人家務’不再只是一個夢想,而是一個可觸及的未來。”他說。
舒海還分享了對于家電具身化的三點思考。他認為,首先,通用型家庭機器人進入家庭為時尚早,仍面臨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其次,家電企業更有機會將具身機器人帶入家庭,可以從“小事”做起,把家務拆分為子任務,逐步培育起子任務內的泛化操作能力、場景內跨子任務的泛化操作能力、跨場景通用泛化操作能力。第三,推動家電行業的合作,加速“無人家務”的進程,解決老齡化社會困境。

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研究員宋偉
機器人是支撐現代產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也是全球科技強國競爭焦點。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研究員宋偉介紹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態勢,并對家用機器人的開發進行了深入剖析。他認為,人形機器人雖然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還很“幼稚”。“AI技術的發展,為解決機器人核心技術問題開辟了新的路徑。‘人工智能+機器人’是巨大藍海。”他表示,AI技術改變了機器人系統形成智能的內在邏輯和流程,大幅提升了機器人對復雜場景和多解任務的理解能力、機器人與人的“人性化交互”能力和體驗感、機器人自學習能力,改變了機器人產品的開發、測試模式和機器人的智能體系,也為拓展機器人市場帶來新思路。
開發家用機器人面臨通用移動、多模感知、自主決策、靈巧操作等方面的技術挑戰。“家庭作為人類最重要的生活空間,必然將催生萬億級別的家用機器人市場。”宋偉認為,家用機器人開發的終極目標是利用一臺機器人完成所有家務,近期目標是針對不同類的家務而開發相應的機器人。從開發優先級來看,陪護機器人的優先級最高,然后是與某種家電結合或針對某種任務的家電操作機器人,最后則是精細操作機器人。
全體大會上,UL Solutions AHL亞太區總經理朱祥分享了電器機器人化及AI化發展風險和應對策略。

家電用集成電路技術交流會現場
在全體大會召開前的11月12日晚間,家電用集成電路技術交流會率先舉辦。來自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靈動微電子、海思、聆思科技、必易微、晶豐明源、海信家電等企業的代表圍繞端側AI等主題帶來內容豐富的主題演講,以專題研討板塊的形式對AI技術的發展展開深入討論。
除了智能,健康也是新時期家電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健康功能對于家電產品已非錦上添花,而是消費者換新家電的核心決策要素。

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智慧生活事業部CTO張建波
會上,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智慧生活事業部CTO張建波為與會代表介紹了松下智慧健康的創新實踐。健康智能住空間是松下在中國開展的三大事業之一?;?/span>于在日本積累,松下將智感健康(Wellness Smart)事業引入中國,并從松下智感健康生活Wellness Smart Town和松下智感健康空間Wellness Smart House兩大方向進行推進。前者已在全國推進40余個項目,與房企深度合作,提供空間+商品+服務的綜合方案;后者主要針對翻新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松下智感健康空間適老化改造創新實踐,具有周期短(8小時),費用少,安全性高,融合度強,可以更好地貼合原有生活習慣。
此外,聚焦健康趨勢,浙江清越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徐蜂凱帶來了以水基電化學技術實現殺菌、除臭、降解有機物等功能的綠色技術。該技術具有不挑剔水源,柔性適配、可定制,高效率等顯著特性。
以創新打磨細節,牢固產業高質量發展之本
本次技術大會不只緊緊扣題未來趨勢,更在基礎技術上深入挖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細節支撐。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陳克安
噪聲是家電行業面臨的痛點之一,降噪已經成為眾多品類的研究課題。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陳克安從非聲學因素切入為行業帶來了噪聲控制的全新視角和控制策略。他表示,人對噪聲不舒服,不只是對聲壓級,還受到聲源可見性、噪聲源類型、噪聲源操控性等非聲學因素的影響,其對于噪聲煩惱感的影響權重達到三分之一。長期以來,傳統的噪聲控制方式主要是減法控制,特殊情況下也會采用加法控制,如音頻注入法。較之傳統的減法控制策略,音頻注入法具有實施簡單、成本低廉、易于工程實現等優點,逐漸成為噪聲控制領域的前沿課題,受到研究人員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音頻注入技術的效果與非聲學因素有顯著關聯。他表示,調控聲類型的選取非常重要,要選取合適的音樂聲、流水聲和鳥鳴聲等環境聲、白噪聲等優選聲,也要規避禁用聲。
聚焦創新應用,本次技術大會有多個新材料、新技術相繼亮相。青拓集團研究院首席工程師孔慶毛帶來了“家電用經濟型高強度不銹鋼產品開發、應用及標準化”的主題演講。他分享了QN不銹鋼的特點及其在洗碗機、蒸烤箱、吸油煙機等家電整機和配件領域的應用實例。
青島大河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李丹分享了家電材料應用的最新趨勢。她表示,情緒價值正在將家電彩板CMF從一種“裝飾技術”提升為種“情感策略”。它要求設計師們深入探究“如何通過色彩、材料和工藝,為用戶創造一個能安放情緒、表達自我、并獲得治愈的日常伴侶”。
安徽賽特總經理謝振剛圍繞新型殼式真空絕熱板(VIP)的技術突破與應用實踐展開深度分享,為冰箱以及需要隔熱材料匹配的產品領域提供新的產品設計思路。他以真空一體冰箱門(VID)設計為例,詳細介紹了殼式VIP在節約能耗、門體減薄、空間利用率提升上的應用優勢。
上海傲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合伙人張華介紹了外骨骼機器人的產業應用趨勢。他表示,外骨骼機器人可以賦能千行百業,其在制造場景的應用,可以在自動化難以覆蓋的動態復雜環境提升人效。
標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人類工效事業部部長陳劍通過詳實的應用案例,為與會代表介紹了一款家電工效學仿真軟件。其面向家電設計研發的人機工效仿真與分析平臺,融合數字人體、虛擬場景與多維度工效學評價體系,實現設計階段的人因智能評估與優化。
MathWorks消費電子行業經理陳曉挺表示,高質量高安全性是軟件定義智能家電的關鍵。軟件靜態分析工具Polyspace可以提升軟件質量,優化軟件性能,保障信息安全,提高軟件可靠性。Polyspace可以嵌入軟件開發生命周期,實現編碼階段即時檢查,集成至持續集成CI工作流,實現自動化驗證。
漢弘集團數字股份有限公司焦鋒分享了將數字印刷系統與生產線深度融合的在線智印技術。該技術可以搭建物聯系統的標識標志,為每道工藝環節提供數據支撐,實現產品標識、裝飾、追溯信息等內容的實時數字化輸出,為智能制造提供信息閉環支撐。
科理咨詢(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創新事業部總經理朱踐知為家電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降本打開了新思路。他以徠芬的產品創新故事展開講述,為與會代表深入剖析了提升產品創新和優化產品成本的具體流程。

家電用潤滑油脂技術交流會現場
11月12日下午,本次技術大會設置材料技術專場研討——家電用潤滑油脂技術交流會。會議圍繞制冷系統中潤滑油供油及流動特性,空調系統油循環率超聲在線檢測的方法與應用,制冷空調熱泵小型壓縮機潤滑油應用技術問題,潤滑油、制冷劑與壓縮機的協同挑戰,以及低GWP值制冷劑對潤滑油的需求等多個議題,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潤滑油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面臨的技術挑戰,為家電、壓縮機行業升級帶來新的思路。
針對主要產品品類的技術創新,技術大會還在11月14日設置了多場技術分會,包括房間空調器行業制冷劑替代與能效提升技術研討會、廚房電器專業技術分會、冰箱/冷柜專業技術分會、洗衣機專業技術分會和新智生活電器專業技術分會。來自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專家將通過案例分享與技術解析,深入探討各大品類在環保節能、技術創新、用戶體驗優化等方面的最新進展與實踐經驗。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