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下,集成灶行業的破局之道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10月28日,兩家集成灶上市企業先后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毫無意外,兩家企業業績再度下滑。其中,火星人凈利潤同比下降超1500%。2025年,集成灶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
更令人唏噓的是,曾經紅極一時的集成灶行業,四大上市企業上半年營業收入總和,竟不及行業鼎盛時期單一龍頭企業的營業收入規模。曾經的“廚電新貴”如今陷入“生存掙扎”的泥潭,集成灶行業究竟該如何破局?

延續斷崖式下滑,行業持續崩盤
2025年,集成灶行業延續斷崖式下滑態勢,雖然業績下滑已在行業預期內,但集成灶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崩盤式”跌幅仍然超出業界預期。2025年上半年,集成灶4家上市公司合計營業收入僅為8.9億元。對比2022年上半年,僅火星人一家企業的營業收入便達到10.23億元。
財報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火星人營業收入為5.77億元,同比下降43.0%;歸母凈利潤虧損2.18億元,同比下降1546.1%;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2.28億元,同比下降2673.6%。
浙江美大前三季度營收同樣有所下滑,但降幅相比上半年略有收窄。前三季度,浙江美大營業收入為3.37億元,同比下降48.5%;歸母凈利潤為1789萬元,同比下降83.2%;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621萬元,同比下降84.7%;經營現金流凈額為-545萬元,同比下降127.0%。
短短三年,集成灶行業如同坐上了一輛急速下降的“過山車”,從曾經的“廚電新貴”,狠狠摔回“生存掙扎”的泥潭。
要知道,即使在還處于疫情期間的三年前,集成灶行業仍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逆勢增長”“可圈可點”都是行業最常見的形容詞。可如今再看,行業風光早已不再,反而陷入“高端賣不動、低端不賺錢”的惡性循環。某集成灶企業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直言:“可以說,集成灶行業的市場情況快倒退到十年前了,慘不忍睹。”
營業收入暴跌的背后,是企業凈利潤的“血崩”。從各集成灶上市公司財報公布的凈利潤來看,2025年上半年,火星人同比下降401%,浙江美大同比下降87.41%,帥豐電器同比下降91.8%,億田智能同比下降507.01%。曾經動輒凈利潤過億元的企業,如今有的凈利潤僅剩幾百萬元,有的甚至陷入虧損。
對于凈利潤的虧損,浙江美大有關負責人表示,集成灶行業前期市場增量需求明顯,多數企業將擴產、增量、增設銷售終端等作為重點,而當市場銷售量和銷售額快速下降后,支出部分短期內并未同等縮減,造成收支不平衡。再加上隨著市場環境的競爭加劇,經銷商們不再進貨囤積,轉而優先處理庫存機或樣機,導致廠家的進貨采購數量同步下降。
事實上,自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全面推進以來,吸油煙機、燃氣灶、洗碗機等品類都迎來需求回彈,集成灶卻成為政策紅利中的例外,市場全面遇冷。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5年1~8月,集成灶零售量為81萬臺,同比下降37%;零售額為67億元,同比下降39.5%。

國補紅利下,集成灶為何“遇冷”?
為何以舊換新國補紅利下,集成灶行業銷量、銷售額卻仍然雙雙暴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對新房市場的“深度依賴”。浙江美大有關負責人分析稱,集成灶主要聚焦新裝房渠道,但從2023年以來,房地產市場下滑、新裝房需求持續下降,導致新裝需求量萎縮。
其次是參與以舊換新國補時存在劣勢。據森歌智能廚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紀長安介紹,一方面,集成灶存量市場體量小,此前銷售高峰期的產品尚未到換新節點,而以舊換新政策瞄準的存量市場,并非集成灶的“強項”,自然難以借到政策東風;另一方面,傳統廚電換新若改為集成灶,輕則需對櫥柜進行改造,重則需重裝廚房,較高的改造成本與難度,讓不少存量用戶望而卻步;此外,集成灶以舊換新只按一個單品進行補貼,在消費降級的當下,秉持“能省則省”心態的消費者更傾向于更換價格更低且各單品分開補貼的傳統廚電產品。
最后是行業同質化引發價格戰。某業內人士直言,在行業上升期,大量企業扎堆入局,導致產品功能高度同質化,蒸烤一體款成為多數企業的標配,創新僅止步于參數微調。因此,在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當下,不少企業只能靠降價求生,導致部分中小企業陷入虧損倒閉境地。他舉例稱:“以前有家集成灶企業,既給其他品牌代工,也做自有品牌,規模不算小。如今只剩十來人的管理團隊,連生產都外包出去了。”

破局關鍵:從“被動應對”到“主動突圍”
盡管行業寒冬嚴峻,但集成灶作為集成廚電領域市場基數最大、用戶認知最廣的主力產品,其破局不僅關乎自身發展,更影響消費者對整個集成廚電品類的信任度。“如果行業持續陷入寒冬,可能會削弱消費者對集成灶甚至集成廚電的信任度和購買意愿。”某集成灶企業負責人直言,尤其是當前部分中小企業退出市場,已引發消費者對售后服務連續性的擔憂,這對整個集成廚電品類的發展都將產生不利影響。
對于集成灶企業而言,破局的關鍵在于能否精準解決“存量換新難、產品同質化、利潤空間萎縮”的核心痛點,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突圍”。“不可否認,房地產市場下滑是集成灶需求萎縮的重要外部因素,但企業不能因此‘躺平’等待市場回暖。”某集成灶企業負責人強調,“行業寒冬恰恰是企業修煉內功的契機。企業需要從自身出發,通過需求適配、技術升級等方式,主動尋找突破口。”
“越是寒冬,企業越應該沉下心,以生存為核心,解決存量市場適配、消費成本控制等核心問題,集成灶企業應當做好長期主義的產品技術創新和迭代升級、以終端用戶服務為核心的市場培育與用戶教育,夯實穩固既有的市場基礎,通過以質換量、用優質服務深挖傳統廚電的存量市場,拓展和總結出更加適合自己、適應當前和未來市場的企業發展之路。”紀長安表示,集成灶的本質是通過功能整合提升廚房效率與生活品質,但其價值實現必須以用戶需求為核心。
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集成灶短期內的下行趨勢已成定局,為此,不少企業開始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探索第二增長曲線。目前,集成灶企業主要從兩方面切入。
首先是擴充品類,從單一的集成灶向更多廚電品類進行擴充,包括集成洗碗機、集成烹飪中心等產品。集成烹飪中心正以“小而快”的增長姿態,在集成廚電賽道中開辟新路徑,雖規模不及集成灶,但增速亮眼。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5年1~6月,集成烹飪中心(僅統計灶蒸烤部分)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2.4%,線下零售額同比增長144.6%,成為廚電領域的“增長黑馬”。
某業內人士認為,集成烹飪中心借助了方太品牌的市場傳播力和影響力,為消費者塑造了具備完整烹飪功能的高端廚電產品形象。雖然從功能上而言,集成烹飪中心與集成灶基本相同,但在市場仍以傳統煙灶產品為主的當下,部分追求大品牌、高端、實用、易用的消費者換新時更容易接受集成烹飪中心。
其次,進行跨界探索。目前,四家上市公司均有相關布局。浙江美大投資1.1億元取得了智能駕駛公司魔視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4.8657%的股權;火星人通過參股北京星動紀元科技與戴盟(深圳)機器人科技,正式涉足通用人工智能(AGI)與人形機器人領域;帥豐電器則成立了嵊州綠色金礦工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型金屬材料銷售、光伏設備銷售等新業務領域;億田智能全資子公司甘肅億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燧原智能科技(慶陽)有限公司和慶陽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建國產十萬卡算力集群及新質生產力生態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內容包括建設慶陽國產十萬卡算力集群及AI示范應用項目。
毫無疑問,如何破局是當前集成灶行業面臨的最大難題。不管是需聚焦用戶需求,以技術升級、存量適配破解核心痛點的主動突圍,還是通過擴品類、跨界探索新增長曲線,都足以證明集成灶企業并沒有“躺平”等待房地產回暖。在深耕內功、主動求變之下,集成灶行業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找到新的發展路徑。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