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以ACR標準推動顯示全產業鏈協同升級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5?年?9?月,BOE(京東方)在全球創新伙伴大會?2025(BOE IPC?2025)顯示論壇上,聯合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及海信、創維、康佳、長虹、小米、海爾等產業鏈核心伙伴,正式發布T/CVIA 162-2025《環境光下平板電視圖像質量分級技術規范》。這一標準首次將電視機的對比度評價從傳統暗室CR(對比度)升級為?ACR(環境光對比度),徹底打破?“實驗室參數好看、實際體驗打折”?的行業痛點。

技術突破筑基石
談及ACR標準落地的前提,京東方顯示器件與物聯網創新業務TV開發總監陳東川強調:“ACR不是憑空提出的概念,而是建立在?京東方多年光學技術突破的基礎上——?我們先解決了‘如何實現高環境光對比度’的技術難題,才有了制定標準的底氣。”
傳統電視的CR評價依賴暗室環境,進入日常光照場景(如客廳白天自然光、夜晚燈光)后,屏幕反射的環境光會大幅掩蓋自身暗態亮度,導致對比度驟降、畫面泛白。陳東川表示,京東方的核心技術路徑,在于通過ADS Pro高端顯示技術構建?“全鏈路減反”?方案:從簡單的面板表面的低反射涂層,到更難的內部玻璃、光刻膠、像素電極的每一層結構,均通過材料創新與工藝優化降低反射率。
ADS Pro通過像素結構優化、新材料開發、表面處理等多種減反技術,將顯示屏表面的光線反射率從常規產品的5%大幅降低至0.7%,將屏幕的環境光對比度由常規產品的200:1大幅提升至1400:1,遠高于其他液晶顯示技術。該技術已搭載于京東方UB Cell4.0解決方案,可有效抑制眩光和泛白現象,即使在強光環境下也能呈現深邃黑色、鮮活色彩與清晰細節,徹底解決用戶在真實光照環境中的屏幕觀看痛點。
目前,這套標準覆蓋20~116英寸全尺寸電視產品,也為后續通過ACR標準形成認證評價體系奠定了基礎。

標準破局解痛點
“以前消費者選電視,會去看廠家提供的性能參數表上的對比度,但這和真實使用場景是存在一定脫節的。如果不把顯示產品拉到消費者使用時的光照環境下,那對比度數值的高低和相互比較就會變成自說自話。”ACR標準共同發起人、海信視像首席科學家 劉衛東博士直言,這是ACR標準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傳統CR評價的最大局限,在于脫離用戶真實觀看環境。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家庭電視平均尺寸已超67英寸,且70%以上的觀看場景存在環境光,如白天自然光、夜晚室內燈。劉衛東提到:“若只看暗室CR,很多電視機對比度很好,但在實際使用的光照環境下的差異可能很大。更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減小環境光影響,有些電視采用簡單提高亮度的方法,這導致功耗上升、視疲勞風險提高。”
ACR標準的核心價值,是將評價維度從“實驗室”拉回“用戶場景”:以100lux~300lux(日常室內照度)為測試基準,綜合ACR、反射率、色域三大指標,量化真實環境下的畫質表現。
“沒有接入這個標準之前,消費者在選購電視機的時候,不知道按照什么標準去選,甚至在線上選購都沒有直觀體驗,那么只能看參數。但如果標示的參數都CR暗室的標準,可能會誤導消費者,導致實際體驗游偏差。“京東方高級副總裁、TV及超大/IoT負責人王閏企表示,“有了ACR標準之后,消費者就可以直觀地看到實際包括環境光影響在內的對比度,這套評價體系將是適應消費者需求關鍵變化。”
這種“直觀性”?同時為市場規范提供依據。此前行業對?“反射率”?的定義混亂,部分企業用不同測試方法標注?“低反射”,導致消費者被誤導。ACR標準通過統一測試流程,讓參數具備可比性。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董敏在發布儀式上強調:"該標準凝聚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識,經過多輪技術論證和大量實測驗證。ACR標準的建立不僅填補了該領域長期缺乏統一標準的空白,更體現了中國顯示行業從技術追隨到標準引領的轉變,將為消費者選購高端電視提供清晰、可靠的參考依據。"

協同共贏謀長遠
ACR標準的發布,不僅是技術與標準的升級,更標志著京東方從“顯示器件供應商”向“終端體驗定義者”的戰略延伸,推動全產業鏈協同升級的目標。
從產業觀察的角度看,通過此次ACR標準的發布,京東方在顯示領域的發展路徑,正經歷從“技術端驅動”轉向“需求端驅動”——從用戶實際觀看時遇到的痛點出發,聯合整機廠商一起,重新定義電視產品的核心價值。而ACR標準的誕生,正是這一思路轉變后,京東方與海信等終端品牌“協同創新”結出的果實。
這種協同不限于“屏+整機”,更延伸至整個產業鏈。王閏企提到:“ACR標準的推進,會帶動半導體芯片、材料、設備等上下游環節的升級。”?這種“價值鏈升維”,正是京東方“屏之物聯”戰略的核心邏輯:以屏為核心,鏈接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造圍繞“視覺體驗”的生態。
對于未來,京東方的計劃清晰具體:一方面推動更多終端品牌加入ACR標準體系,將ACR參數納入線上線下產品標注,讓消費者?“看得懂、能對比”;另一方面持續迭代技術,比如結合AI傳感器實現“環境光自適應調節”——?屏幕可根據實時光照自動優化ACR、色溫、亮度,進一步提升體驗。“我們的目標不是‘制定一個標準’,而是通過標準推動整個產業從‘拼參數’轉向‘拼體驗’。”?王閏企說,“這既是中國顯示產業的責任,也是京東方作為全球龍頭的戰略選擇。”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