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空調器行業制冷劑替代與能效提升技術研討會在合肥召開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11月14日,2025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第二天,房間空調器行業制冷劑替代與能效提升技術研討會召開。此次會議由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交流中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德國國際合作組織、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聯合主辦,吸引了線上線下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的專家、企業代表超過200人參與會議。會議呈現了《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履約形勢,房間空調器淘汰管理HCFCs、HFCs的進展與挑戰,天然制冷劑的發展現狀,以及其他最新空調技術等諸多議題,為房間空調器行業制冷劑替代和綠色升級提供思路。

國內外履約形勢嚴峻,行業面臨挑戰加大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保護臭氧層處處長董文福在致辭中表示,《蒙特利爾議定書》履約已經進入保護臭氧層和應對氣候變化協同的新階段。未來,基加利修正案的履約重點主要集中在制冷行業,家用空調正是其中之一,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處長尚舒文介紹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履約形勢及對房間空調器行業的影響”。當前,履約形勢越來越嚴峻。國際形勢方面,美國今年再次挑戰我發展中國家地位,且持續阻撓多邊基金對中國資金支持。大氣監測、全生命周期管理、短壽命物質等議題近年來持續受到關注,可能帶來額外履約負擔,甚至可能拓展議定書管控范圍。發展中國家陣營利益訴求分化嚴重。國內形勢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ODS和HFCs生產國、使用國、出口國,生產量占全球80%以上。隨著履約進程不斷深入,HCFCs配額不斷縮減,HFCs開始進行總量控制并逐步削減。履約管理還存在備案覆蓋不全,部分使用行業企業底數不清,回收和再利用基礎薄弱、沒有形成規模等問題。同時,國內受控物質大氣監測網絡建設剛剛起步,尚未形成完整的履約成效評估和預警體系。受控物質產業鏈長、規模大、從業人數多、涉及行業廣泛,一些行業中小企業數量多,能力薄弱,轉型難度大。此外,替代品和替代技術成本高,推廣難度大,特別是合成制冷劑HFOs替代品受專利限制,具有潛在的環境風險。
同時,房間空調器行業近年來產銷量連創新高,這將給房間空調器行業履約帶來更為嚴峻的挑戰。如何面對挑戰,尚舒文建議從三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推廣自然工質和高效系統,二是擴大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三是開展綠色供應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加強國際合作也是中國房間空調器行業應對履約挑戰的一個重要舉措。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首席代表李寧在致辭中展望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中國政府和行業伙伴密切合作的3個方向。她說:“第一,政策與標準協同。在中國落實《蒙特利爾議定書》與基加利修正案的進程中,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將繼續提供技術合作與能力建設支持,促進與能效提升、產品安全、回收再利用等配套政策的協同,推動國際安全標準與中國標準的有效銜接,形成系統科學和可持續的政策體系。第二,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我們將繼續支持R290等低GWP制冷劑及高效系統部件,包括壓縮機、換熱器、控制與傳感等研究應用,提升系統能效與可靠性,加快從示范走向規模化應用,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第三,能力建設與市場服務。一方面,通過國際合作項目和綠色融資機制,降低企業改造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培訓、知識共享、標準推廣,提升全行業的專業能力與市場競爭力,推動高效安全環保產品的普及,讓綠色成果真正匯集廣大消費者。”

天然制冷劑市場利好,大力推動R290空調
在重重挑戰之下,中國房間空調器行業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加快R290空調的發展,從生產線改造、技術研發、市場推廣、標準制定等持續開展多維度的工作。
在生產線改造方面,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高級項目官員李小燕在題為《房間空調器行業HCFCs淘汰管理計劃實施進展》演講中介紹說:“中國房間空調器行業的生產線改造已經達到協議規定的目標,已經完成10條R290空調生產線、4條R290壓縮機生產線的改造,另外還有2條R290空調生產線和3條R290熱泵熱水器生產線將于2026年完成改造。”
美的是房間空調器行業推動R290空調市場化的范例。據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李金波介紹,到目前為止,美的在順德、廣州、蕪湖和武漢生產基地共改造13條R290空調生產線,為R290空調產業化打下堅實基礎。同時,美的成立R290房間空氣調節器安裝和維修專項培訓項目,全國培訓人數超10萬人。美的已上市83款R290空調產品,涉及四大類,包括分體式空調、便攜式空調、除濕機、熱泵熱水器。截至2025年10月,R290產品累計生產量超1000萬臺/套,實現了溫室氣體減排約513萬tCO2e。值得關注的是,演講中,李金波還公布了美的R290分體式空調的產品規劃,預計2026年銷售200萬臺,2027年1000萬臺。
GMCC&Welling在R290熱泵采暖壓縮機領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廣東美芝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舒濤表示,GMCC R290熱泵采暖壓縮機能力全面,覆蓋家用、商用各類采暖場景,具有強低溫制熱、寬運行范圍、高能效、低噪聲、長壽命的特點。
德國生態研究所(?ko-Recherche)Ole Nielsen在“天然制冷劑在全球房間空調器行業的應用”的主題演講中對中國房間空調器行業推動R290替代給出肯定。他評價說:“15年前,中國政府就決定支持R290作為房間空調器中HCFC-22的替代制冷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這使得中國與其他國家競爭時優勢突出,中國要繼續發揮這個優勢。”
歐洲F-gas、PFAS法規的實施為R290空調的發展帶來信心。德國國際合作機構Markus Wypior介紹了歐盟含氟溫室氣體法規。他表示,歐洲新的F-gas法規超越了2014版F-gas法規的要求,例如引入了關于控制、認證和培訓的新規則,氫氟碳化合物配額逐步快速減少,將范圍擴大到H(C)Fos,這為應用R290等天然制冷劑工質的產品帶來機會。
節能、智能技術為行業發展注入動力
節能是家用空調行業升級的重要方向。會上,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成建宏在空調節能標準升級與趨勢的演講中提到,房間空調器節能標準的發展趨勢有4個:一是能效指標的更新周期將縮短,以適應技術的快速發展;二是測試標準更加嚴苛和科學;三是環保制冷劑的全面轉型,逐步淘汰高GWP值的制冷劑;四是智能化與互聯互通成為標準條款,作為衡量空調先進性的重要指標。
在節能技術方面,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吳建華介紹了能效提升背景下轉子壓縮機低轉速技術研究。據介紹,低轉速工況下,壓縮機容易出現軸承可靠性、容積效率、出現滑片音等性能下降的表現,應該從這些方面重新設計。
AI時代,空調行業首當其沖,能說會道、會察言觀色的空調將得到市場的青睞。恒新基電子(青島)有限公司楊超以“雷達傳感器助力空調智能化人感交互”為主題進行演講。據他介紹,雷達傳感器能精確測量目標距離,為智能空調提供準確的人體位置信息。同時,雷達傳感器能在各種天氣條件下穩定工作,確保空調系統的人感交互功能全年無休。
此外,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雷昱博士分享了“R487A制冷劑家用空調的制冷性能研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熊通分享了“基于氣體旁通換熱技術的空氣源熱泵系統性能提升研究。”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