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蝶變,中國智能坐便器從追趕到引領的發展之路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十年前,財經作家吳曉波一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爆款文章,讓普及率不足2%的智能坐便器意外“出圈”。十年后的今天,中國智能坐便器普及率提高至9.6%,逼近10%的關鍵普及節點。這十年間,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完成了從“海外代購熱”到“全球制造中心”的蛻變,產量連續四年突破千萬臺,技術上也實現核心零配件從外資壟斷到可百分百國產替代,產品結構完成儲熱式向速熱式、蓋板向一體機的迭代,更誕生了輕智能坐便器這一中國特色品類。

如今,隨著強制性產品認證(以下簡稱CCC認證)實施,以及AI與健康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坐便器產業站在了發展新階段的起點上。面對以舊換新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低迷的挑戰,智能坐便器行業將如何續寫新篇?
產銷量領跑全球,產業格局生變
經過十年高速發展,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已坐穩全球最大生產國與消費國的“雙寶座”。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智能衛浴電器專業委員會測算,2024年,中國智能坐便器產量為1372萬臺,同比增長8.5%,占全球產量比例超過70%。
單看國內智能坐便器市場銷量,2014年時還不足30萬臺,到2024年已飆升至1220萬臺,暴漲40倍,增長勢頭令人矚目。
這一跨越式增長的背后,是消費升級與產業成熟的雙重推力。一方面,隨著居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升級、衛生間智能化改造需求增長,智能坐便器“清潔衛生、舒適便捷”的核心價值被越來越多人認可。另一方面,中國企業通過規模化生產降本、優化供應鏈效率,成功將產品價格從萬元級拉至親民的千元區間,讓普通家庭也能輕松享受智能衛浴體驗。
2025年,盡管智能坐便器行業迎來政策利好,首次被納入以舊換新國家補貼范圍,但因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消費信心低位等原因,市場迎來不小挑戰。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5年1~9月,中國智能坐便器市場銷量為220.1萬臺,同比下降5%;銷售額為40.7億元,同比下降14%。
據《電器》記者了解,九牧、恒潔、箭牌等一線品牌仍然保持較好的市場增量,但普遍銷量增長優于銷售額,這主要是產品均價下滑所致。二線、三線品牌市場壓力較大,尤其是不少以代工為主的企業,規模下滑比較明顯。
十年間,智能坐便器普及率大幅提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今年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智能坐便器市場普及率已提升至約9.6%。盡管相比日本近90%的普及率、韓國超60%的普及率還有很大差距,但距離10%這個關鍵普及節點僅一步之遙,行業即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與此同時,中國智能坐便器的產業格局也迎來新調整。當前,廣東已經成為最大的智能坐便器產區,其次是福建、上海、浙江等地。一位深耕行業10余年的資深人士向《電器》記者介紹:“潮州產區雖因早年聚集較多低質低價產品而面臨口碑爭議,但產能規模仍不可小覷,2024年產量約為400萬臺,預測今年全智能產品產量可達到200萬臺,輕智能產品產量可達到300萬臺。福建產區的增長基本靠頭部品牌九牧拉動,今年九牧仍然保持了不錯的市場增長,預估全年產量可達到350萬臺,繼續撐起福建產區的行業地位。比較可惜的是浙江臺州產區,此前在中國智能坐便器產業中是舉足輕重的‘老大哥’,但近幾年發展明顯乏力,產業規模持續下滑。”他表示,2025年,部分臺州智能坐便器企業更是陷入生存困境,尤其是以代工為主的企業,無論訂單量還是產能利用率都遠不如前,區域產業優勢正逐步減弱。
輕智能產品異軍突起,或將加速行業普及
智能坐便器在完成從儲熱式升級到即熱式、從分體機迭代為一體機的兩輪變革后,產品結構迎來第三次關鍵調整——輕智能產品加速崛起,市場占比大幅攀升。
所謂輕智能坐便器,就是去掉溫水沖洗功能,保留坐圈加熱功能的智能坐便器產品。在此基礎上,部分機型還會根據需求增加除臭、自動翻蓋、腳感沖水等輔助功能。
從品牌格局來看,輕智能坐便器市場的“玩家陣營”也在兩年內完成了從“小眾到主流”的蛻變。最初,這個賽道主要由潮州地區的小品牌主導,主打低成本、低價位,以性價比撬動下沉市場;但隨著輕智能產品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容,越來越多頭部品牌開始主動入局,九牧、恒潔、箭牌、松下、TOTO、東芝等品牌均進行產品布局。據某業內人士預測,目前輕智能坐便器在整體市場銷量中的占比已經超過30%,但因為單價較低,所以銷售額占比僅約為15%。
從市場需求來看,一方面,輕智能產品因價格更低,滿足了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需求,降低了智能衛浴的入門門檻;另一方面,該產品更適合“功能需求簡單”的用戶,比如更看重基礎舒適感、對沖洗功能無依賴的群體。也正因如此,輕智能產品既分流了部分市場需求、對全智能馬桶形成一定沖擊,也成為拉低行業平均單價的關鍵因素。
行業對于輕智能產品快速發展的看法并不一致。一位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道出自己的擔憂:“從產品本質來看,輕智能產品是全功能智能坐便器的‘功能閹割版’。它的出現有現實需求支撐,中國仍有大量用戶暫時無法接受沖洗功能,卻被衛浴智能化趨勢吸引,尤其認可坐圈加熱帶來的基礎舒適感,這是它能快速打開市場的關鍵。”但他同時強調,溫水沖洗才是智能坐便器的“核心靈魂”。他說:“這項功能帶來的健康優勢,是智能坐便器區別于普通馬桶的關鍵價值。如果去掉這個核心功能,長期來看可能讓消費者對‘智能坐便器’的認知產生偏差,誤以為‘只要能加熱就是智能’,反而模糊了品類的核心定位。”
美的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李鵬展從行業普及的視角給出了不同觀點。他說:“不可否認,輕智能產品因刪減沖洗功能,成本和售價都大幅降低,短期內確實會對全智能市場造成沖擊。但從長期來看,它更像智能坐便器的‘入門款’產品,對于此前從未接觸過智能衛浴產品的用戶而言,輕智能產品降低了嘗試門檻,更容易被他們接受。用戶使用輕智能產品后會逐漸感受到智能化的便利,等到二次更換時,基于對‘智能’的認可,很可能會升級到帶沖洗功能的全智能產品,反而能加速整個品類的普及進程。”
由于輕智能產品最初多為中小品牌布局,且產品價格普遍較低,這為該產品帶來了“輕智能=低質低價”的誤解。TOTO有關負責人表示,輕智能產品只是根據部分用戶需求減少了部分功能,而非品質降級。他進一步強調:“輕智能產品是普通產品到全智能產品的過渡,扮演著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關鍵角色。因此,行業應該同樣重視產品質量,保證用戶好的體驗。”這一觀點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同。多位企業有關負責人呼吁,全行業應該齊心協力提高輕智能產品品質,讓消費者看到“低價≠低質”,真正發揮輕智能產品的普及價值。

堅守產品質量底線,CCC認證實施加速行業洗牌
2025年國慶節假期,一則新聞為智能坐便器行業敲響警鐘:廣東惠州的李女士一家出游期間,家中使用僅1年的智能坐便器突發爆炸,不僅自家被淹,還牽連鄰居家遭殃。據李女士透露,這款智能坐便器是某知名品牌的仿版產品,折后售價僅1090元。
事實上,智能坐便器的產品質量問題近年來一直備受行業關注。隨著大量小企業乃至小作坊紛紛涌入賽道,行業整體質量門檻被拉低,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也隨之走低。與此同時,白牌機、山寨機屢禁不止。這些產品不僅省去核心安全檢測環節,更靠采用劣質配件壓縮成本,甚至仿冒知名品牌的外觀與型號,造成消費者混淆。某業內人士表示:“這些產品往往用一兩年就壞了,不僅損害消費者利益,還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口碑。”
品質始終是行業發展的生命線。作為涉水涉電產品,智能坐便器的安全性尤為關鍵。對此,李鵬展給出了具體建議。他說:“智能坐便器企業不能只盯著市場增長,更需搭建完善的產品品質管理體系,并基于標準去梳理產品各項安全性能要求,以此為基礎去做產品質量提升。”
2025年7月1日,智能坐便器正式實施CCC認證,未獲得認證的產品不得出廠、銷售。這一標志性事件被業內視為行業“洗牌”的開始,將推動行業從“野蠻生長”向“規范發展”轉型。然而,《電器》記者在此次采訪中得知,盡管CCC認證為行業健康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但落地過程中仍有部分問題亟待解決。例如,某企業有關負責人抱怨CCC認證周期較長,但是部分產區的企業卻因種種原因很快就能拿證;更有甚者,仍然有一些企業在銷售未取得CCC認證的產品,例如9月30日潮州市曝光19個無CCC認證出廠銷售的智能坐便器典型案例。更有某業內人士私下向《電器》記者透露,在CCC認證剛實施時,曾流傳“認證標識可直接網購,張貼后即可上市銷售”的說法。
同時,瑞爾特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有一些企業拿到CCC認證后就開始宣傳產品質量如何優秀,但實際上CCC認證只是產品質量的合格線,屬于行業準入門檻,并不能代表產品質量過硬。我們希望業內企業能真正聚焦產品質量提升,共同推動智能坐便器行業健康發展。”

實現跨越式突破,產品細節仍有提高空間
十年間,智能坐便器從核心零部件到整機技術,完成了一場跨越式突破。猶記得十年前,中國智能坐便器整機企業多以跟隨模仿為主,更有部分核心零部件依賴外資進口。如今,中國企業已實現技術自主引領,核心零部件更實現100%國產化替代。
如今,各企業紛紛將健康作為技術升級的核心方向,推出針對性創新方案。例如,恒潔在智能坐便器上增設外接水源口,可靈活適配凈水、生理鹽水、藥浴洗劑等不同需求,實現多場景特殊清洗;箭牌將健康監測技術融入產品,不僅能檢測尿糖、尿蛋白、尿酮體等關鍵身體指標,還支持心電檢測功能。
與此同時,行業始終以用戶痛點為核心,持續推進產品體驗迭代。例如,據美的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衛浴銷售負責人吳恒介紹,東芝智能坐便器圍繞用戶實際使用場景做了多重優化。例如,針對久坐腿麻問題,設計了大U型加寬坐圈,符合人體工學,避免腿麻;坐圈感應模式從電容式單點感應升級為全域重力感應,避免使用過程中挪動身體導致加熱失效;通過技術優化,將沖水噪聲降至46dB(A);陶瓷體采用無棱邊設計,減少清潔死角,讓日常打理更省心。
隨著智能技術的加速滲透,部分智能坐便器企業還將AI技術深度融入產品功能,核心應用方向集中在AI健康管理、AI智能控水、AI人體智慧識別等領域。
科勒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中國智能坐便器企業的技術發展十分迅速,核心功能各企業基本已實現,能為用戶帶來良好體驗。不過他也提到,坐圈加熱均勻性、清洗水流的細膩度與溫度穩定性等細節仍有提升空間,而這類細節優化,或將成為智能坐便器行業未來的重要升級方向。
十年磨一劍。從吳曉波“日本背馬桶蓋”引發的行業反思,到如今中國成為全球智能坐便器生產大國、消費大國,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完成了一場精彩的“逆襲”。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需要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并堅守品質底線,讓智能坐便器走進更多家庭。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