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主創新需嚴打“專利惡意訴訟”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專利惡意訴訟將極大地破壞中國來之不易的創新氛圍,阻礙創新企業的正常發展。更為嚴重的是,該現象極度容易誘導外國企業通過向中國企業轉讓專利,讓無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企業通過惡意專利訴訟,干擾堅持自主創新的中國企業的正常經營,把中國企業變成外國企業的‘槍桿子’,讓中國企業內耗。遏制中國經濟發展。”
日前,連續四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叫板“專利惡意訴訟”,提出“關于打擊專利惡意訴訟,保障自主創新企業正常經營”議案,用規則捍衛自主創新成果,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2010年至今,奧克斯通過各種方式惡意挖走格力300余位核心研發人員,同時在其產品上大肆抄襲格力技術,僅2017年、2018年兩年,奧克斯被法院判決侵犯格力電器6項專利權。在法院認定其侵權成立,專利被格力電器采用在先使用無效后,奧克斯與日本企業達成專利轉讓協議,然后發起惡意訴訟:日本企業將專利轉讓于奧克斯,奧克斯作為原告起訴格力電器。
在行業內,這種發起惡意知識產權訴訟的公司,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專利流氓”。專利流氓起源于1993年的美國,主要特征是以低價購買專利來控告大公司。多年來,諸如蘋果、谷歌、三星和微軟等高科技公司一直是專利流氓們的主要目標。隨著技術日益更迭,“專利流氓”現象蔓延至歐洲、日韓等地,我國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騷擾。
當前,雖然“專利流氓”在中國的影響遠不及歐美,但已有一些中國知名企業受到“專利流氓”的侵擾。除了格力電器,華為、大疆等知名自主創新企業每年也遭遇不少由“專利流氓”公司發起的訴訟。
如今,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已經到了關口,為保障自主創新企業的健康發展,政府需要嚴厲打擊專利惡意訴訟。可以想見,“專利流氓”泛濫勢必會阻礙企業創新,被盯上的中小企業,極有可能因為訴訟威脅和高昂的許可費要求而不愿或是不敢繼續進行科技創新。對大企業來說,頻繁應對惡意的專利侵權訴訟,無論是精力上還是資金上,無疑都會面臨極大的負擔。
任專利流氓橫行不僅不利于企業創新,對市場的公平競爭也有所損害。市場經濟的活力在于良性、公平的競爭,在于政府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但是,在專利流氓的侵權訴訟中,國家對專利的保護卻被當作“勒索”或“牟利”的手段,這對專利制度來說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專利法保護發明創造最終是為了整個社會科技技術的進步,而“專利流氓”的注意力并不在應用專利,而是伺機向有關企業發起惡意訴訟、要求巨額許可費來獲利,它挫傷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這與專利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為了打擊“專利流氓”的行為,2011年9月,美國頒布《美國發明法案》,對“專利流氓”施加了一定限制。美國眾議院2013年以325票對91票的優勢通過了《創新法案》,法案規定原告提出專利訴訟時必須提供足夠詳盡的細節,并且不可使用數量過多的文件。假如起訴被駁回,被告可以要求原告支付訴訟費用。近年來,美國在不斷提高知識產權領域不合理訴訟的成本與門檻。
無獨有偶,韓國與日本采用政府直接介入專利經營管理的工作的方式來應對“專利流氓”,即禁止本國的高校、科研機構、創新團體向“專利流氓”公司出售、轉讓自己的發明專利或發明創意。
筆者認為,保護自主創新需要嚴打“專利惡意訴訟”等流氓行為,此次董明珠代表叫板“專利惡意訴訟”,提出的在專利法中增加對惡意訴訟的懲罰性賠償,嚴厲打擊惡意訴訟的行為,建議政府可以將惡意訴訟納入誠信記錄,嚴格限制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對惡意訴訟的主體予以懲戒等建議,具有深遠意義,是在用規則捍衛自主創新,在維護中國來之不易的自主創新氛圍,對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走向全球市場十分必要,也是維護市場的良性、公平的競爭,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的“一劑良藥”。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