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電器李一峰:做創意小家電的種草人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9年8月23日,伴隨在深圳響起的上市鐘聲,以“創意小家電”起家并在行業樹立標桿的小熊電器正式登陸A股,首日股價暴漲44%,報收49.32元/股,總市值達到59.18億元。
用13年走出“紅海”,小熊電器創始人李一峰敲鐘的身影給家電行業留下太多思考。在強者如林的家電王國順德,小熊電器憑什么獲得資本、市場與用戶的認可?在產能過剩的家電行業,小熊電器又如何讓酸奶機、煮蛋器、電燉盅、養生壺等創意小家電款款爆賣,且粉絲忠誠度極高?
其實這一切都有跡可循。
2005年,因籌備創業而在外忙碌的李一峰,準備掛掉打給妻子的電話時,5歲兒子的一句“就叫小熊吧”從電話那頭傳來。“小熊”,既解決了李一峰創業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起名,也奠定了公司十余年未曾改變,具備孩童般親和力、純真可愛,輕松快樂的品牌調性。
作為典型的理工男,李一峰在創業初期沒有多余的時間去暢想“小熊”在未來會煥發出怎樣的魔力。他只是懷揣“為消費者提供小巧好用的產品,讓他們在輕松快樂的體驗中愛上生活”這樣的理念與初心踏上征程。可起步之初,他卻不得不面對嚴酷的競爭環境。
紅海探藍,種草人的戰略定力
和李一峰創業的時間大致相同,順德這座城市歷經了三次復評考核,于2006年在人民大會堂被正式授予“中國家電之都”稱號。小熊電器成立之初,順德已經有上千家家電企業,無數家電品牌從這里走向世界。小熊電器面對的是“叢林法則”中的參天大樹,而彼時成名的小家電品牌已經在產能規模、品牌影響力、資金儲備及渠道構建上根深蒂固。這意味著,懷揣20萬元創業資金的李一峰必須一次成功。
當時的李一峰認為,如果以種樹的思維去和先行者競爭,恐怕很難有實質性的突破。只有堅持與眾不同的戰略定力,才能在紅海市場另辟蹊徑。
“不種大樹,就種小草吧。”復盤小熊電器的成長史,獨具慧眼挖掘并抓住用戶看似“小”的需求,正是其脫穎而出的關鍵。2003年,在調研過家電市場之后,李一峰發現,大家電企業對小家電產品重視程度不高,同類競爭對手在小家電上的創意也很低,市場蘊藏巨大潛力。以當時剛出現在市場的酸奶機為例,雖然迎合了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但較高的價格、復雜的操作和糟糕的體驗,使其成為大多數企業不看好的“雞肋”,也使得該品類在市場上沒有形成高規模的增長。
但對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從事科研及管理工作已近十年的李一峰而言,酸奶機有非常多的痛點可以改進,他親手參與了酸奶機的設計,推出了親民、小巧、方便清洗的新型酸奶機。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把生產成本降到最低。
酸奶機火了!但很多人不知道,酸奶機“一炮而紅”的背后,正是暗合了日后李一峰提出來的“種草人理論”——當你種一棵小草的時候,也許看不到它的價值,但如果堅持去種,等你回頭去看,會發現這片草地已經能夠讓兔子存活;如果再種出大一點的草原,也許它就可以養牛、養羊。那時,它也能夠成為一種生態。
2006年,小熊電器也伴隨火爆的“酸奶利器”進入千千萬萬的用戶家庭,并在十幾年后的今天依然占據該細分市場超過80%的份額。小熊電器不是家電行業中的參天大樹,擁有過千億元的市值,卻用最貼近用戶需求的產品,以充滿人性化和想象力的設計,帶來輕松快樂的體驗,獲得了大批粉絲的擁躉。
如果僅靠復制酸奶機爆品,很難說今天的小熊電器會發展成什么樣子。當年,李一峰看到的是“一株”處在萌芽階段的全新商業形態。其最顯著的特征是,新消費趨勢在當年正逐步形成,家電業一場巨變即將來臨,零售的三大要素“人、貨、場”開始重構。首先是“人”變了,新生代消費者對產品外觀、功能、品質的追求與父輩不同;其次是“貨”變了,早期的“四大件”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對家電品類的需求,層出不窮的廚電、清潔電器以及更多的創意小家電開始涌現;最后“場”也變了,2005年淘寶超越日本雅虎,成為亞洲最大的網絡購物平臺,沒人料想到的電商黃金十年即將到來。
黃金十年,但問耕耘不問收獲
前瞻產業研究院在2019年發布的《中國小家電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在過去五年中,中國小家電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5%,2023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460億元。難以想象,如此充滿前景的行業,在13年前的細分品類上卻一直沒有頭部企業出現。因此,在酸奶機之后,李一峰率領團隊從用戶需求出發,結合公司研發設計優勢,根據“人、貨、場”新消費趨勢的變化,不斷豐富產品品類,持續深耕細分產品,滿足消費者在不同階段或應用場景下對創意小家電的需求。
在家電產業風云激蕩的升級浪潮中,李一峰帶領小熊電器不斷抓住機遇,發現需求,創造價值。小巧好用的煮蛋器、養生壺、電熱飯盒、電燉盅、電餅鐺、和面機等層出不窮的創意小家電陸續問世,并伴隨順德人挑剔的味蕾走向全國。13年來,“種草人”李一峰帶領小熊團隊默默耕耘,種出屬于小熊的草原。
對小熊電器而言,每一個用戶需求、每一個品類都是一棵小草,一棵棵種下去也能形成一片草原、一個生態,從而催生出新的市場。尤其在垂直小家電領域,小熊電器難尋敵手,也是很多用戶眼中“提升幸福感”的必備產品。
對于小熊電器快速發展的十年,有人覺得是抓住了電商紅利,也有人認為是迎合了消費升級下的多元化需求。但這些都不足以概括李一峰洞察市場的敏銳眼光和高瞻遠矚的戰略定性。翻開小熊電器的招股說明書,其自我定義是:小熊電器是一家“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進行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并在產品銷售渠道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創意小家電+互聯網’企業”。
招股書中提到對互聯網的探索和應用,源于2008年,那時小熊電器已正式發力線上渠道。在這個過程中,李一峰發現,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生活方式而進入公眾視野之初,個性化的、相對小眾的產品,吸引了年輕用戶的目光。
僅過去幾個月,李一峰就提出了“線上授權經銷商”的經營方式,小熊電器對指定的經銷商,在淘寶上率先實行“線上授權”,并提供“線上授權防偽證書”,算是正規的認可他們跟小熊電器的合作關系,這樣一來,大量的網上經銷商蜂擁而至。雖然損失了部分毛利率,但換取了公司主體產品閃電式擴張,更在在可控容錯率的前提下發掘出若干個爆品。對此,李一峰頗感自豪:“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涉及整個鏈條大變動。”事實證明,這一舉措為小熊電器帶來巨大改變,也給其他電商企業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有載入電商發展史冊的意義。
更懂用戶,創意小家電加速前行
李一峰曾明確表示:“只要有1000萬元市場規模就做。”哪怕是只有1000萬元規模的小市場,一旦占領消費者心智,不但能夠異軍突起,還能夠帶動市場加速成長。
要做好這1000萬元的小眾市場并不容易,企業要比用戶還要了解用戶,甚至要讓用戶在選擇創意小家電時,直接搜索小熊品牌。一方面,線上渠道的成功,讓小熊電器積累了大量的粉絲用戶,使其能夠對市場需求做出積極的判斷,并挖掘出更細分的需求。另一方面,小熊電器一直積極通過不同渠道,去獲取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此前,小熊電器就專門聯合中科院、鳳凰新聞調研并發布了《復興·2019新青年生活趨勢白皮書》,通過對青年人生活方式的調研,了解不同層次的需求,與消費者同頻,實現溝通并建立深度關系,為其提供多元的美好生活方式指南。就像白水煮蛋,有的用戶喜歡吃溫泉蛋,有的喜歡吃溏心蛋,但普通的做法很難對此進行控制。因此,小熊電器就研發出方便又輕巧的煮蛋器,智能控溫精準對接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滿足不同用戶的味蕾,也就贏得了廣闊的市場。
杰克·韋爾奇在《商業的本質》中指出,科技革命給市場帶來了巨大變化和諸多雜音,但作為管理者,不能迷失商業中最核心的東西。李一峰很早就洞察了“發現需求,創造價值,滿足需求”的商業本質。因此,小熊電器對用戶極小需求的洞悉和挖掘幾乎達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以電熱飯盒為例,當白領用戶越來越注重飲食的健康和營養而選擇自帶午餐時,面臨微波爐加熱容易造成食物水分和營養的流失這一痛點。小熊電器就研究出了電熱飯盒,除了能蒸飯、蒸菜還能煲湯,從而讓注重生活品質的白領在工作日也能吃到原汁原味的健康午餐。
隨著電商市場進入成熟期和競爭期,線上紅利有所衰減,但小熊電器的增長并沒有放緩。從2014年的5億元營收,到隨后四年的7.24億元、10.54億元、16.47億元、20.4億元,小熊電器不斷刷新營收紀錄,與此對應的期內歸母公司凈利潤也從0.72億元升至1.8億元。
高速增長的背后,離不開“陣型變化快,戰略定力強”的市場布局。在以創意小家電打開由新生代消費升級帶來的長尾藍海市場之后,小熊電器又以“重金”揚帆電子商務,成為順德第一家與淘寶網簽訂百萬元廣告投放合作協議的家電品牌。面對呼嘯而來的新零售,小熊電器開始進入國內的沃爾瑪、吉之島、萬佳、家樂福等商超。通過電子商務將線上、線下的渠道及經銷商逐步融合,打造了立體式的品牌體驗和消費場景,從而達到傳統模式與電子商務模式全面整合營銷的效果。
成熟的家電企業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把品類做大,把產品做成熟,并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技術出身的李一峰深諳此道。他說:“純電商企業注重的是流量與銷量,對實業型的企業而言,產品創新和技術研發才是根基。”因此,上市后募集來的超10億元資金,將用于強化“實業型品牌”戰略上,三大工廠和研發中心正拔地而起。24個月后,小熊電器將以更專業化的工廠,為用戶持續提供小巧、好用、親民的好產品。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