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榜單發布:白電“會師”成功,中國眾企業表現突出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張媛珍,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9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新一期世界500強排行榜。據財富中文網統計,此次公布的世界500強上榜企業名單中,海爾、美的、格力首次同臺亮相,引發關注。
與此同時,小米與格力的“雙入圍”、包括華為躍居61位等信息,也讓原本備受矚目的榜單變得更有看點。總體來說,相比上一年,今年的榜單依然值得深入分析。
白電“會師”成功

首先,中國白電三巨頭正式“會師”。2018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18.20億元,同比增長8.23%;凈利潤為216.50億元,同比增長16.33%。新一期榜單中,美的集團從最初上榜的481位,一路上漲至450位,再到323位,至今年的312位,連續四年在500強榜單中穩步前進。據了解,在科研方面,美的五年累計科研投入超300億元,并以9.4萬個專利申請量穩居行業第一。在發展方面,美的集團表示,未來將始終以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為發展的主要方向,全面提升價值鏈運營效率。對與美的集團的發展,有業內人士也表示,美的集團快速發展的背后,與美的集團成為全球科技集團后,在暖通空調、消費電器、機器人等多個業務領域協同增長、創新驅動成果密切相關。在此種發展速度下,未來美的集團將有望躋身世界500強的前300強之列。

海爾智家上升51名,位列第448位,營業收入為277億美元,營業收入增速為17.6%。據了解,這也是剛剛更名的海爾智家(原青島海爾)連續兩年進入世界500強。作為“時代的企業”,“海爾智家”緊鑼密鼓的全球布局不僅提升了營業收入,更重要的是創建全球引領的生態品牌。眾所周知,“海爾智家”更名前已經是10年蟬聯全球大型家電冠軍的“家電品牌”。而轉型做生態品牌以來,“海爾智家”更通過“智慧家庭”的全球化,為世界用戶提供了優質的智慧體驗,持續獲取全球用戶的好口碑。據了解,此舉不僅是“海爾智家”在物聯網時代的新戰略,也是海爾人單合一模式在市場端的一次具象的詮釋和展示。
新加入陣營的格力電器位列414位。據了解,2018年,格力電器在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24億元(約合302.4億美元),同比增長33.3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62.03億元,同比上漲16.97%,在中國家電企業中排名第一。在此基礎上,作為白電擔當的格力電器坦言:未來,格力將在實現企業自身高速發展的同時,以自主創新為抓手,創造領先行業的技術,全力推進冰洗、小家電和智能裝備等多元化業務,服務消費市場、回饋資本市場,以“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為使命,爭取在2023年實現6000億元的營收目標。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家電領軍企業并沒有受房地產疲軟的影響而增速放緩,三大白電企業在500強榜單中的“會師”,也讓業內對于家電企業未來的發展寄予了更多的期待。而與之相對的是外資企業如惠而浦、伊萊克斯等逐漸淡出500強的榜單中。在這一背景下,在中國家電企業在世界500強排名持續上漲的背后,表明中國企業的競爭實力在同步提升的同時,也預示著,未來,海外市場或將成為中國家電企業開疆拓土的新戰地。
格力小米難舍難分
其次,格力和小米難舍難分。告別了世紀賭約的風波,走出吃瓜群眾“雷布斯準備刷卡還是付現”的調侃,格力和小米雙雙投入了“500強媽媽”的懷抱。最新公布的榜單數據顯示,小米集團依舊位列珠海格力之后,分別以468位和414位上榜。

據了解,成立9年的小米集團是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最年輕的公司。從小米集團去年發布的財報看,小米集團2018年全年總營業收入為1749億元,凈利潤為85.5億元,位于500強榜單第468位,位于入榜的互聯網公司第七位。

最新的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團總收入為438億元,同比增長27.2%,環比下跌1.5%;毛利潤為52.16億元,同比上漲21.3%,環比下跌7.9%;經調整利潤為21億元,同比增長22.4%,環比上漲12.3%。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與競爭環境的加劇,進一步發展對小米集團來講仍是不小的挑戰。而小米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對小米生態化的未來發展自信滿滿,“牢記我們的使命,碾壓一切險阻,向著理想的方向,小米終將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7月22日,雷軍在發出的內部郵件中這樣講到。
中國入圍企業反超美國,眾企業表現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布的榜單中,中國企業為129家(包括中國臺灣地區),首次超過美國(121家),對此《財富》雜志表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2001年入圍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只有8家中國企業,發展到今天,‘我們正在見證中國世紀的到來’。”
據了解,除了白電三大巨頭與小米集團表現亮眼之外,其他中國企業表現也十分突出。以華為公司為例,在5G大規模商用部署前,電信企業依靠傳統業務增加營收面臨增長瓶頸。但華為并未因此受到較大“干擾”。在新發布的500強榜單上,華為躍升至第61位,相比去年的第72位略有提升。
就目前情況看,華為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財報顯示,2018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為7212億元,同比增長19.5%;凈利潤為593億元,同比增長25.1%。
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陷入六連降的背景下,華為消費者業務實現了逆勢增長。IDC發布的數據顯示,華為成為智能手機市場上唯一一家銷量在第一季度增長的廠商,并在今年第二季度占據了明顯的市場份額。該公司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長50.3%,銷量為5910萬部,市場份額為19.0%。
與此同時,據業內相關人士透露,任正非曾表示,華為消費者業務2023年希望達到15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目標,而整個華為集團收入將在2500億~3000億美元之間。
渠道方面,目前京東集團位次相對靠前,位列182位,阿里巴巴集團增長幅度最大,同比增長118名,位列榜單第182位;蘇寧易購增長幅度其次,上升94名,位列第333位。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集團成為今年上升最快的企業,連續三年位列榜單之中,并在中國房地產不景氣的情況下,從去年的353位上升至177位,成為500強中的一匹黑馬。
雖然入圍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整體數量在增長,華為、阿里、騰訊、蘇寧易購等中國企業的排名也在提升,處于集體進步的狀態,但我們也要意識到,就盈利能力來看,數據顯示,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利潤為43億美元,而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是35億美元,尚未達到平均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張媛珍,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