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太陽能產業發展多能源互補集成系統研討會召開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一丁
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內太陽能光熱產業同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了探索以太陽能為主的中國多能源發展方向,2015年7月27日,由國際銅業協會、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主辦的 “多能源互補集成系統”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太陽能品牌企業力諾瑞特、邁能、四季沐歌、桑普、天普、溫寧溫控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現階段,單一的能源利用形式都有不足之處,無法同時滿足節能高效、經濟安全的消費需求。多能源互補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談及行業現狀, 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秘書長黃俊鵬如是說。
據《電器》記者了解,目前人們制取生活熱水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有電能、燃氣能、空氣能、太陽能四種類型,而包括潮汐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在內的能源利用方式目前還不普及。在太陽能光熱領域,常見的多能源互補系統主要采用4種方式:太陽能+熱泵供熱系統、太陽能+燃氣能供熱系統、太陽能+電能供熱系統和太陽能+熱泵+燃氣能供熱系統。黃俊鵬表示,目前可再生能源(以太陽能為主)+清潔能源(以燃氣為主)的多能源互補集成系統,最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且效果較好,是目前太陽能熱利用結合輔助能源最理想的形式。
為了推動太陽能為主的多能源互補發展,2014年12月,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發起成立了“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太陽能與輔助能源供熱工程專業委員會”。目前,包括邁能、萬和、林內、萬家樂在內的多家企業都已經開始探尋“多能源”概念,并進行了多能源系統產品的嘗試。
會上,有與會代表指出,“多能源互補集成系統”的理念在實踐中面臨來自技術成熟度、市場接受度、投資回收比等方面的較大障礙。黃俊鵬認為,企業如果想靠一己之力在技術上進行升級,勢必將走入一條死胡同。多能源互補未來能否有更大的發展,其中一個決定性的影響因素就是企業的思想觀念。為此,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自2014年9月起,積極協同產業鏈相關企業的技術專家,成立了“多能互補”工作組及專家團,共同推廣“多能互補”新能源系統的技術理念和技術體系。
此外,7月28日,由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專業委員會、國際銅業協會、中外綠色人居論壇組委會主辦,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承辦的,主題為“太陽能讓城市生活更文明”的2015第三屆“邁能杯”國際太陽能建筑創新應用大賽在京啟動。大賽征集對象為正在運行的太陽能建筑,獎項基本覆蓋目前太陽能建筑的各種形式,包括建筑表現獎、工程創意獎、工程應用獎、工程服務獎4個年度最佳大獎以及年度優秀工程獎和新增設的年度最佳系統測試方案獎。據悉,此次大賽的頒獎典禮將在2015年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城市/建筑”雙年展期間舉行。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