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MRO物資分類與編碼團標正式發布 京東工業、國家電網等企業深度參與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12月5日,“2024全國公共采購行業年會暨第十屆全國公共資源交易論壇”在江蘇南京開幕。會上,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等行業權威機構以及京東工業、國家電網等多家企業共同起草的的“維護、維修和運營采購物資分類與編碼團體標準”(以下簡稱“MRO團標”)正式發布。MRO團標對物料搬運、存儲、包裝設備及附件等19個大類的商品進行了細致分類和編碼,規定了分類編碼結構及分類代碼與名稱,確保“一物一碼”。

本次MRO團標的起草,得到了數十家供應鏈鏈主企業的支持,包括國家電網、中鐵物貿、中國航天科技、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東方電氣、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五礦、中國能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招商局集團等。京東工業作為鏈接中國工業產業鏈上下游的數智技術與服務企業,也是中國MRO采購服務市場的領軍企業,積極發揮數智供應鏈技術能力,深度參與到本次團標的編制中。
在物資治理中,物品編碼是商品的“身份證”,發揮著關鍵作用。但在工業產品領域,物品編碼長期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品牌商、平臺、企業往往會根據各自的管理需求對物料進行編碼,這就導致多級供需鏈條中分類編碼標準不統一,很容易出現一物多碼、一物多名、一品多商、一品多價等現象,加大了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溝通和交易成本。 同一物資由于描述不規范,在產業鏈各場景、各環節可能有著不同的名稱,這樣不僅造成比價難、對賬難、審核難,也會使得數據難以互通、供需匹配效率低下;多供應商體系下,同一個實物商品常常在采購平臺上存在不同類目、不同品牌、不同價格,這也顯著加大了企業的選擇難度,成為采購合規的障礙。
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編碼的標準化。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明確提出,重點加強物品編碼標準化工作。編制采購物資分類與編碼團體標準的目標,正是要推動采購物資分類編碼的統一和規范,達成物資在數據底層的互聯互通和協同共享,從而實現采購物資信息化和數字化,適應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要求。
據介紹,整個采購物資分類與編碼團體標準擬由三部分構成:第1部分為辦公物資類,第2部分為維護、維修和運營類,第3部分為服務類。此次發布的MRO團標正是整體文件的第2部分,主要采用線分類法,將物資分為大類、中類、小類3個層次,類目名稱嚴格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普遍認同的物資名稱,同時確保同位類類目彼此所覆蓋的范圍不交叉、不重復。
一直以來,京東工業致力于統一工業品的“話語體系”,為工業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互聯互通與標準共識奠定數據基礎而大力投入。早在2020年,京東工業就打造了墨卡托標準商品庫,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技術,分析標準化商品的類別和屬性、商品制造商的指導信息、從供應鏈參與者處搜集到的商品信息以及行業專家的知識和經驗,開發了一套統一的商品參數定義。相比于SKU編碼,墨卡托生成的標準商品編碼被稱為MKU,用型號及更加豐富的規格參數來區分工業品,不因制造商、供應商的不同而不同,從而確保編碼的唯一性。
通過工業品編碼標準化的應用,供應鏈各環節能夠實現“一碼貫通”,有效降低商品流通過程中的溝通和交易成本。對于供應商而言,在平臺發品無需反復填寫商品參數,可基于墨卡托直接上傳價格和庫存信息,解決過往建品慢、審核更新流程長的問題,實現快速創品;對于企業客戶而言,借助墨卡托則能夠實現智能化的快速尋源、專業選型,建立智能決策的供應鏈體系。國內知名低壓電氣品牌德力西電氣就與京東工業合作,已將覆蓋228個類目、500多個產品系的5.7萬條商品數據先后接入了京東工業墨卡托標準商品庫,并進行了標準化。在此次MRO團標的編制過程中,墨卡托的數據和經驗也起到了關鍵的參考作用。
對于下游企業而言,商品標準化對供應保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廣核某核電站換料大修期間,就曾遭遇原斷路器供應商意外無法按照原計劃供貨的問題。對于核電站而言,大修每延遲1小時就意味著近百萬的經濟損失,項目團隊亟需在最短時間找到新的供應鏈替代方案。接到中廣核的緊急采購需求后,京東工業借助數智供應鏈迅速啟動全國尋源并確認了周邊地區的數個供應商擁有充足數量的現貨庫存。當地的京東工業企配中心也在收到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送達的斷路器訂單后,第一時間完成驗收,并通過提前部署的專人專車向該核電站完成如期交付。從發起采購需求、供應商尋源到履約如期交付。
京東工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品標準化歸根結底還是產業鏈的協同問題,需要多方參與才能實現最好的效果。放眼未來,京東工業將進一步發揮中國工業供應鏈領域數智化發展推動者和引領者的責任與擔當,秉承正道成功理念、聚焦降本增效、以專業可信賴的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推動工業品商品標準體系的建設和普及,為整個工業產業的數智化升級打造更加扎實的基礎設施。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